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喬雪峰)11月23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第十一次例行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10月底,全年計劃的64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進展良好,15項重點任務已完成年度目標,新改建農村公路25.4萬公里。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介紹,截至10月底,全年64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中,有15項已經完成年度目標。包括取消了西部四省區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對符合包裝及數量條件的12種不燃、無毒、無腐蝕氣體道路運輸實現豁免,推進取消船舶登記費和船舶及船用產品設施檢驗費政策,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全國聯網,內河船型標準化,實施老舊船舶和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政策,啟動50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建設,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加快推進京津冀港口功能優化,推進長三角地區江海直達運輸等。
吳春耕進一步指出,27項重點任務超前推進。包括開展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推進車輛道路運輸證異地年審,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推進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服務區建設改造,推動樞紐和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啟動智慧港口示范工作,推進旅游風景道路建設,推進郵輪運輸發展,積極推進旅客聯程運輸發展,推進貨運車輛和物流裝備標準化,深化交通運輸“放管服”改革等。其中,新改建農村公路25.4萬公里,完成全年20萬公里任務目標的127.1%,貧困地區新增6501個建制村通硬化路。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按照既定的年度工作目標,加強統籌協調,把降成本作為重中之重,嚴格按照時間節點,確保年度各項重點任務順利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