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慧慧 見習記者 莊雅茹
“針對部分新建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不達標的情況,將如何落實‘四同步’要求,推動問題得到解決?”“我市在‘十四五’提出的養老服務規劃目標任務目前還有多少未完成?”……
8月27日下午,在市五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二十六次會議期間,一場圍繞《陜西省養老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專題詢問火藥味十足。雙方一問一答間,不僅問出了社會民生的真切關懷,更答出了責任擔當與實干作為。
“請問我市在推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解決農村養老服務相對薄弱問題、提升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等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一進入詢問階段,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鄒聯華就直指問題短板。
市民政局副局長葉榮斌直面回答:“積極履行牽頭職責,會同有關部門推動《條例》各項規定落地見效。一是完善政策體系,結合《安康市“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等系列文件,為全市養老服務工作提供政策支撐;二是著力補短強弱,開展養老居家試點工作,探索出“1+N+X+6”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三是強化要素保障,牽頭建立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機制……”
專題詢問現場,詢問者緊盯養老服務的熱點、難點、焦點,直擊靶心,接連拋出問題。應詢者直面回應、認真“答卷”、“曬”出工作成效、“亮”出改進措施,整個過程嚴謹務實、卓有成效,既體現了監督的嚴肅性,也推動了問題的剖析與解決。
“《條例》第七十三條規定,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和機構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對養老服務活動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職責,定期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及時依法查處存在的違法行為。請問是如何加強日常監管和指導的?對進一步加強養老服務行政執法工作、依法查處相關違法行為方面,有哪些打算?”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方賢超坦率直言。
“我局認真履行對養老服務機構的市場監管職責,聚焦養老機構‘集中式供餐’和‘接受多部門管理’工作重點,持續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深化多部門綜合監管模式,有力助推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市市場監管局局長羅云忠誠懇回答,接下來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條例》,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職能,建立常態化聯合監管機制,形成監管合力,壓實主體責任,提升監管效能,強化聯合監管,嚴查違法行為。
“當前絕大多數老舊小區里無養老服務設施,同時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也不夠,下一步將如何來破解這一難題?”市人大代表陳軒單刀直入。
“緊扣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完整社區建設主線,以提升老年人居住安全與生活品質為目標,強化政策資金保障,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深度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積極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完善適老設施建設,以完整社區建設為抓手,有序推進老舊小區基礎改造;改善垂直交通環境,支持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按照‘政府引導、群眾自愿、業主主體’原則,對符合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條件的小區給予補貼支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程海林直面問題,并提出整改措施。
……
此次專題詢問,12名委員、代表緊扣關鍵問題,結合我市養老服務發展實際,直奔主題、重點突出,問出了對養老服務工作的高度關切和對老年人的深切關懷,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詢人員的回答誠懇深入、實事求是,答出了責任擔當、決心信心,問答之間充分彰顯了人大監督的力度和政府部門為民服務的擔當。
摸實情、查問題、找癥結,一切為了專題詢問能夠真正問在“點子上”。在此次會議之前,市人大常委會專門召開動員培訓視頻會議,并深入到漢濱區、旬陽市、安康高新區和恒口示范區,圍繞《條例》學習宣傳及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市、縣聯動執法檢查,形成了執法檢查報告、審議意見,為專題詢問之“問”這一環節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展此次專題詢問,目的是增強監督的針對性、互動性、實效性,將支持寓于監督之中,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理清思路、解決問題,推進《條例》更好地貫徹落實,助推我市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本次會議主持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珺表示,專題詢問只是“前半篇文章”,要堅持效果導向,繼續做好專題詢問的“后半篇文章”,在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上下真功夫,切實增強監督實效。接下來,市人大常委會社教工委將及時梳理匯總本次詢問中大家關注的問題、應詢中承諾的事項和常委會會議對執法檢查報告的審議意見,會后積極跟蹤、加強督辦、推動落實。
專題詢問始于“問”,但不止于“答”。監督效果怎么樣,關鍵在于整改落實,專題詢問結束后,市政府副市長周康成當場表態:“堅決履行好政府責任,在抓好‘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基礎上,精心編制‘十五五’養老服務設施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規劃,切實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同時,將以本次專題詢問為契機,進一步壓實屬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不斷提升養老機構本質安全水平,做大做強健康養老產業,加快推動養老服務提質升級和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