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偉俊
在秦巴漢水間,有這樣一位古稀老人:銀發如霜,卻精神矍鑠;步履不再輕快,卻始終奔走在奉獻的路上。她就是有著41年黨齡的安康市委黨校圖書館原館長潘建華。從青春年華到銀發歲月,她始終以行動詮釋著對黨的無限忠誠與共產黨員的擔當。
1953年出生的潘建華,1968年下鄉插隊。紅色的種子早在戴上紅領巾、聆聽老師講述“那是紅旗一角,烈士鮮血染成”時就已深植心田。
1983年,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來襲。當時在安康市委黨校工作的潘建華在校黨委領導下,與同事們日夜奮戰在抗洪救災最前沿:騰挪教室宿舍安置受災群眾;輪班在伙房揉面蒸饃,保障基本口糧;跟隨校醫巡查防疫,守護校園安全;為搶險一線的軍人送去解暑的綠豆湯……
潘建華以其突出的表現贏得了組織的充分肯定,同時讓她的信仰更加純粹堅定。1984年1月,她莊嚴宣誓入黨,“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誓言,從此成為她一生的行動指南。
2008年退休,對潘建華而言,是奉獻舞臺的轉換。“退休離崗,黨員身份仍在!”她的話語擲地有聲。在老年大學,她保持學習熱情,積極參與臨時黨支部工作,是校規校紀的模范遵守者,被授予“五星級志愿者”稱號。
潘建華的晚年生活,是持續發光發熱的生動寫照:作為市老干局紅色故事宣講團成員,她深入學校、社區,深情講述安康的紅色故事;她將對黨的忠誠、對安康的熱愛傾注筆端和鏡頭,創作的詩歌、散文多篇發表并獲獎,參與創作表演的長篇敘事詩《我的家鄉叫紅軍》榮獲全省老年大學匯演金獎……
歲月染白了潘建華的雙鬢,卻絲毫未能磨滅她眼中的光芒與心中的赤誠。“初心依舊,信仰依舊,永遠跟黨走的決心依舊。”這是她最樸素的堅守,也是最響亮的誓言。她用實際行動證明,共產黨員的本色永不褪變,奉獻的腳步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