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全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工作”有關情況,打擊建設工程領域圍標串標、西安地鐵“問題電纜”事件、打擊“村霸”“沙霸”備受關注。
省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劉迎軍表示,我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總體工作進展順利,部分行業和地方工程建設領域違法違規問題得到有力遏制。下一步將圍繞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特別是制售假冒偽劣產品損害公共利益、官商勾結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圍標”“串標”搞利益輸送,以及強買強賣、強攬工程、欺行霸市破壞投資環境等不法行為,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同時,把專項整治工作范圍進一步拓展至商貿、旅游、汽車和成品油銷售、食品藥品等領域。
省監察廳重點打擊官商勾結破壞市場經濟秩序行為,截至目前,共梳理市場領域違紀線索1600余件,大部分案件已經查結,對有關人員進行了問責處理。省紀委常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李獻峰表示,紀檢監察機關將加強對即將出臺的“嚴禁領導干部插手干預工程建設項目紀律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暢通舉報渠道,及時查核處理。對于搞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利益輸送、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嚴懲不貸,對于吃拿卡要、亂收費、亂攤派的嚴肅查處,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監管不力、失職失責的嚴肅問責。
■西安地鐵問題電纜問責122人
西安地鐵“問題電纜”事件發生后,省監察廳嚴肅問責涉案單位和人員,共追究10個單位、122人。省質監局對86家電線電纜生產企業的產品和42家電線電纜生產許可獲證企業進行全面監督排查。寶雞徹查奧凱“問題電纜”,責令寶蘭客專項目業主和建設單位進行拆除回收和封存處理。楊凌示范區全面清查2012年11月以來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項目,以及進入市場流通領域的奧凱電纜。
■134家企業存在圍串標行為
5月份以來省住建廳與省發改委聯合牽頭,深入開展打擊建設工程領域圍標串標、搞利益輸送專項行動。共抽查中介機構313家、工程項目393個,發現20個工程項目134家企業存在圍串標行為。全省注銷企業資質86家,清出陜西建筑市場39家外省入陜企業,累計罰款4551.85萬元。
■全省半年查處“村霸”1313人
從4月下旬起,省公安廳在全省開展為期半年的集中打擊“村霸”、“沙霸”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共查處“村霸”1313人,“沙霸”81人。其中立治安案件405起813人,行政拘留607人;立刑事案件181起581人,刑事拘留426人。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