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艾滋病防治工作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果,但艾滋病流行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不容我們有任何懈怠。
一是每年報告發現的感染者和病人數量仍不斷增加,存活感染人數增多。隨著檢測力度的不斷加大,每年發現的感染者人數都超過2000例,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已經突破10000例。截至2017年10月底,本市常住人口實際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達到10906例,根據疫情估計,仍有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感染者和病人(疫情估計15359例)未被發現或不知道自己感染狀況,傳播風險依然存在。
二是艾滋病流行狀況呈現新特點,青年學生和60歲以上人群疫情上升明顯。從疫情分布上看,陜西省疫情整體保持低流行狀態,但艾滋病傳播途徑呈現新特點,經性傳播已經成為主要傳感染途徑,2017年新報告的感染者經性傳播比例達到97.3%,男男同性性接觸感染占42.5%,異性性接觸感染占54.8%。注射吸毒感染占1.9%,是我國艾滋病最早進入性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的省份之一。從人群上看,男性同性性行為這一高危人群疫情上升非常迅速,其中,18-24歲學生人群疫情上升明顯,全省171所學校均有學生感染艾滋病病例報告。60歲人群感染者越來越多,占今年報病的7.9%,報告數是5年前的10.1倍。學生、離退休人員、干部職員報告數分別是五年前的2.9倍,3.9倍和1.9倍(分別是2010年的9.2倍,18倍和4倍)。
三是防治工作新、老問題交織,防治保障仍待加強陜西省艾滋病流行危險因素廣泛復雜。賣淫嫖娼、吸毒販毒、聚眾淫亂等違法犯罪行為短期內難以根除。務工人員的流入流出增加了防控工作的難度。吸食新型毒品引起的性亂行為增加了經性傳播的風險。社交軟件等互聯網新媒介的普遍使用提高了性行為的便利性和隱蔽性。易感染艾滋病危險行為人群婚姻家庭觀念的改變、健康知識缺乏、安全套使用率低促進了艾滋病傳播。而我們有些部門和領導對防治工作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主動開展工作的積極性不高,被動應付。防治技術和能力仍待提高,尤其是對控制經性傳播這一國際社會公認的難題,缺乏創新和探索,很難突破工作瓶頸。隨著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工作量快速增加,專業防治隊伍人員數量和能力難以滿足需要,社會力量參與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由于防控力度加大,宣傳教育、監測檢測、干預、隨訪、抗病毒治療等防治費用不斷加大,現有防治經費額度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