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發布《陜西省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建立醫療質量安全預警和報告制度,解決醫療服務供給不充分不平衡矛盾。到2020年,基本形成維護公益性、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落實職工群眾
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方案指出,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醫院研究發展和運營管理等重大問題應當充分聽取職工意見,落實職工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方案明確,院長是醫院依法執業和醫療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落實醫療質量安全院、科兩級責任制,落實首診負責、三級查房、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臨床用血安全等核心制度,建立醫療質量安全預警和報告制度。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醫療質量內部公示制度等。健全全員參與、覆蓋臨床診療服務全過程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制度。
建立院內分診制度
優化就醫流程
方案指出,持續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建立院內分診制度,優化就醫流程,合理布局診區,科學實施預約診療,推行日間手術、遠程醫療、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加強急診急救力量,暢通院前院內綠色通道。開展就醫引導、診間結算、檢查結果推送、異地就醫結算等信息化便民服務。推廣網上預約、網絡支付、結果查詢等在線就醫服務,推動在線健康咨詢、居家健康服務、個性化健康管理等工作。
保障醫療服務供給,優化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和資源配置,合理控制綜合性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促進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醫錯位發展,逐步解決醫療服務供給不充分、不平衡矛盾,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健康需求。
將醫保監管對象
延伸至醫務人員
方案還明確,允許醫院自主制定內部收入分配標準和方法,允許醫院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薪酬標準制定時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干、關鍵崗位以及支援基層和突出貢獻人員傾斜,保證兒科、婦產科、急診科和公共衛生相關科室人員的平均收入不低于其他科室同等條件人員。
重點加強對醫療質量安全、醫療費用、欺詐騙保、藥品回扣等行為的監管,將醫保監管對象由醫療機構延伸至醫務人員,實行“黑名單”管理。健全問責機制,對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亂收費、不良執業等行為,造成重大醫療事故、重大安全事故的行為,嚴重違法違紀案件,依法依規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