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位老人在臨終前得到應有護理安詳離去而不增加家庭負擔,人大代表拓峰建議,老齡化社會來臨,將“臨終關懷”納入醫保范圍迫在眉睫。
拓峰說,2017年2月,國家衛計委曾印發《安寧療護中心基本標準(試行)》,從床位、科室、人員設置方面提出相關要求,推動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護和人文關懷。而據網絡調查數據顯示,與北上廣發達地區相比,陜西地區臨終關懷機構較少,目前僅有包括省人民醫院寧養院、西安國醫腫瘤醫院生命關懷中心等寥寥數家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機構。拓峰表示,自己在調查中了解到,臨終關懷業務暫未納入醫保,患者無法報銷以此為名目的相關費用。而對醫院來講,開展“臨終關懷”意味著需要拋開各種檢查和治療手段,收益也大打折扣。應將臨終關懷納入醫保范圍,減輕臨終關懷患者的經濟負擔。華商報記者 趙瑞利
建議利用豐鎬遺址打造“周禮城”
西安市政協委員、長安區政協主席徐樹安建議,充分挖掘豐鎬兩京遺址代表的周文化,打造古都文化新名片“周禮城”。
徐樹安說,豐鎬兩京是西周的國都,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城市,是后來城市總體布局的典范。豐鎬兩京遺址內的文化遺存,不僅有西周車馬坑,還有靈臺(周文王“演八卦、觀天象、教民稼穡”的地方)、靈囿(周天子蓄養珍禽異獸的園林)、靈沼(既是養殖水鳥和水生植物的沼池,還是祭禮、習典、治學之地)、靈橋(連接豐鎬兩京跨越灃河的橋)、靈道(周天子返回周原祭祖必經的大道)等“五靈”,歷史上就有“五靈拱豐鎬”之說。“更重要的是,豐鎬兩京是周禮的誕生地。周禮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文明古國之基、儒家傳統文化發端之源。周禮的形成,標志著中國較為完善的文明禮儀和政治文化體系的建立。我們常說,西安是周秦漢唐十三王朝國都所在地,但實際上對周文化的挖掘、整理、利用和展示明顯不夠。”徐樹安建議,由西安市整合長安區、鄠邑區和西咸新區關于豐鎬兩京的歷史文化資源,依托豐鎬兩京遺址著手規劃打造“周禮城”。既達到“文以化人”的功能,又派生相關文化產業、旅游經濟的發展,把“周禮城”打造成與歷史神交的大西安的“城市會客廳”。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建議對網上訂餐平臺加強監管
現在年輕人都依靠網絡生活,連吃飯也不例外,政協委員劉西艷發現,吃外賣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可是,外賣食品是否安全?生產廠家是否有資質?都是不容小覷的問題。
劉西艷調查發現,目前外賣行業也存在著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如:因外賣平臺審核不夠嚴格、準入門檻較低等原因,導致入網經營的商家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些證照不齊,甚至無證、無經營場所、從業者無健康證的小作坊也能通過偽造證照等混入外賣平臺。
為切實保障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促進餐飲外賣業健康發展,劉西艷建議:依照《國家食品安全法》和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出臺適合西安市實際情況的相關規章制度和實施細則。建議相關部門對網上訂餐平臺加強監管,與其簽訂目標責任書,要求其嚴格按照有關法規,對申請入網商戶進行規范的資質審核,提高準入門檻。外賣平臺已入網商戶名錄應與工商、食藥監等相關部門數據庫實現數據信息對接,及時發現不合規入網商戶,并強化日常監督檢查,著重審查相關經營者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產品質量衛生等。華商報記者 毛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