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戶口吃香,不少人想方設法把戶口“擠”進來,這是目前大多數城中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面臨的難題,地處華州區商業繁華區的華州街辦城內村馬北組也不例外。不同的是,馬北組在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中,把成員身份界定當重點問題解決,為分紅清除了阻力。昨日,馬北組召開分紅大會,213名村民領到股權證和總額700余萬元的分紅。
不少戶口“擠”進村組想分紅
昨日上午,馬北組股份經濟合作社揭牌暨分紅大會召開。
據了解,馬北組雖然只有69戶村民,常住人口245人,但因地處華州城區核心商業區,改革開放初期,便開始發展商業和服務業,成為當地經濟最活躍的區域。截至去年7月,經過清產核資,該組經營性資產年收入360萬元,經營性資產1460余萬元,在全區屬于高收入村組。
村上有錢了,利益分配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近年來,該組村民戶口呈現“出得少,進得多”的特點,很多有正式工作、甚至在外發展很好的村民,也不愿舍棄農村戶口帶來的分紅和福利,甚至想方設法都要把戶口“擠”進村里。這也導致此后的分紅矛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