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三天,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國務院關于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復》,經過多年努力,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終于在國家層面獲得認可。
專家表示,陜西榆林入圍呼包鄂榆城市群,意味著該市被納入比“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更為重要的國家戰略。令人遺憾的是,陜西延安、安康和漢中三市仍在各個城市群之外。
榆林城市地位確立 陜西經濟應打造雙極
從目前的國務院批復中,尚不清楚國家戰略層面對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和榆林四地的發展如何布局,但從現狀看,四市當中,鄂爾多斯經濟實力略勝一籌。華商報記者查閱得知,2017年,呼和浩特市實現GDP3100億元,包頭市為3440億元,鄂爾多斯市為4716億元,榆林市為3318億元。
陜西省城市經濟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說,呼包鄂榆城市群最大的城市是鄂爾多斯。按說呼和浩特綜合能力上要強點,但它經濟實力弱,很難起到核心引領作用。呼包鄂榆城市群整個這一片屬于能源、原材料的基地,是為京津冀服務的。京津冀是離呼包鄂榆最近的城市群,國家高度重視。兩大城市群是相互協調、配套發展。入圍呼包鄂榆城市群,榆林有哪些機遇?張寶通說,陜西的經濟南看關中、北看陜北,關中是西安,陜北是榆林。呼包鄂榆城市群確立,進一步加強了榆林在陜北、陜甘寧老區的龍頭地位。陜西經濟的龍頭原來是關中的制造業,現在又有了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新龍頭。入圍呼包鄂榆城市群,在國家層面確立了榆林的城市地位,因而對陜西經濟發展而言,要明確打造西安傳統制造業一極、榆林能源化工新一極的雙極結構。
打造西部發展新的戰略支點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吳剛表示,西北地區近年來經濟增長較快,但基礎設施仍然較弱、創新發展能力仍然不足。“一帶一路”倡議,向西開放是主要方向,西北也成為前沿與核心區,承擔著重大歷史使命。規劃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和呼包鄂榆城市群,將打造西部發展新的戰略支點,成為支撐西北地區發展的增長極,有利于實現“一帶一路”愿景目標。
如何突破省際行政邊界,跨區域協調發展,將是中西部城市群發展的最大挑戰,也將倒逼政策措施和評價體系的變革。吳剛說,我國城市群主要是在特定行政框架下形成的,打破行政壁壘只能通過更高層的國家戰略。陜西、山西、甘肅、內蒙古四個省區,要按城市群的規劃框架,建立合理的城市層級體系和產業分工協作機制,避免無序蔓延和同質化競爭。 (記者 陳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