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啟動與江蘇互派掛職干部工作,首次選派陜南三市干部赴天津掛職工作,首次大批量組織掛職干部接受延安精神教育,首次啟動女干部上派下掛工作……
2017年,在省委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省委組織部按照精準培養的思路,既注重對干部的培養鍛煉,又注重發揮干部專長,從明確標準、按需選派、從嚴要求、掛用結合四方面著手,大力推進干部掛職鍛煉工作。去年以來,全省共19類787名干部得到了掛職鍛煉。掛職鍛煉促進了干部多崗位淬火、墩苗,全力助推追趕超越。
明確標準 精準選派
——統籌謀劃掛職工作
如何更科學地制訂干部掛職鍛煉工作計劃?在統籌安排掛職工作的過程中,省委組織部堅持把干部掛職與干部隊伍建設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綜合研判選派干部能力和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在考慮整個干部隊伍建設需要的同時,又考慮培養鍛煉干部的基礎條件和成長空間;明確掛職干部的年齡(廳級、處級干部的年齡分別在50周歲、45周歲以下)、學歷(國民教育大學以上學歷)、專業等資格條件,做到精準選派。各接收單位按照“掛實職、給實權、負實責”的要求,明確掛職干部分管工作和部門,讓掛職干部有職也有位,促使他們得到充分鍛煉。
優化結構 按需選派
——增強掛職鍛煉效果
在選派掛職干部時,著眼于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結構更加優化,統籌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黨外干部和年輕干部培養,開展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干部掛職鍛煉工作。注重選派素質高、潛力大的“好苗子”到中央和江蘇、天津等發達地區或脫貧攻堅一線砥礪本領、增長才干。
——圍繞服務全省追趕超越大局,接收中央單位來陜掛職扶貧干部54名、國家工商總局來陜掛職干部10名、江蘇來陜掛職扶貧干部145名,接收中組部組織的中央國家機關和省(市、區)年輕干部雙向交流掛職干部2名,中央三部委組織的西藏自治區來陜掛職干部2名。對在陜掛職干部,省委組織部結合各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干部自身特點閱歷等精準分配掛職崗位。另外,配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做好新疆駐陜西工作組工作,安排新疆駐陜工作組8名干部在我省省直機關掛職鍛煉。
——拓寬干部培養鍛煉渠道,選派16名干部參加中央部委掛職,推薦25名干部赴江蘇掛職、6名干部到天津掛職,選派22名黨外干部、4名處級女干部到縣(區)和省直部門掛職,選派82名西安市黨政機關干部、17名延安市處科級干部到省直部門掛職,32名干部到信訪崗位掛職鍛煉(包括廳級8名、處級24名),全省組織系統內部上掛下派22人。
——選派后備干部到一線鍛煉,助力脫貧攻堅。與江蘇省委組織部簽訂《蘇陜干部人才扶貧協作協議》,建立互派掛職干部制度,制定《2016—2017年度蘇陜干部人才扶貧協作項目資金》分配方案,省委組織部和省人社廳向有關單位分配500萬項目資金。選派省市縣后備干部76人到脫貧攻堅一線鍛煉,計劃用3年時間把我省各級機關、人民團體后備干部全部選派到脫貧攻堅一線進行鍛煉,真正做到把最“硬”的干部用到最“硬”的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同時,積極主動做好中央單位掛職扶貧副縣長的期滿輪換工作,2017年共輪換12名。
——圍繞進一步優化各級領導班子結構的目標任務,選派專業干部掛職,彌補了市、縣領導班子專業干部缺失這個“短板”。根據市級領導班子現狀以及各市對金融人才的迫切需要,會同省金融辦從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金融機構選派3名金融掛職副市長。接收中組部、團中央第18批赴陜博士服務團成員19名,組織我省博士服務團成員37名到市、縣及相關單位掛職。面向高水平院校定向招錄國民教育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選調生71人,其中61人安排掛任縣區政府班子副職和市直部門班子副職。同時,對2016年6月省委組織部從金融機構、普通高校和企事業單位選派赴縣區掛職的138名金融、科技、經營管理和城建規劃類專業干部進行中期考核和調研。
從嚴要求 深入推進
——強化掛職干部管理
在不斷實踐和總結的基礎上,省委組織部逐步建立并完善干部掛職工作機制和規章制度。隨著《陜西省干部掛職工作辦法》的制定實施,我省干部掛職鍛煉工作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
根據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張廣智關于“省外來陜掛職干部要全部接受延安精神教育”的指示精神,2017年,省委組織部共組織228名來陜掛職干部分3期赴延安學習培訓。同時,省委組織部注重將掛職干部的日常管理與期滿考核結合起來,實行以掛職單位為主、以派出單位和組織部門為輔的共同管理模式。我省選派赴省外掛職干部臨行前,省委組織部都要召開培訓對接會,對掛職干部提出明確要求和希望。嚴格執行中組部規定的掛職干部季報告制度,掛職工作小組每季度編制掛職工作簡報。嚴格執行掛職干部請假制度,確保真抓實干。加強關心關愛,定期了解掛職干部在崗情況,組織專人看望掛職干部并召開有關座談會。建立掛職工作隊微信群,掌握掛職干部的日常動態和工作生活情況,增進工作交流。成立掛職干部臨時黨支部,定期按規定開展黨組織活動,增強掛職隊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時,對不能勝任工作的掛職干部實行“召回”制度。
掛用結合 形成合力
——充分利用掛職成果
省委組織部要求每批赴省外的掛職干部將掛職期間工作情況、心得體會、意見建議與掛職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等形成書面材料。這些材料被擇優作為全省干部培訓材料,在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有關培訓班次授課中交流。
省委組織部突出“三項機制”導向,把干部掛職成效、考核結果作為調整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建立紀實檔案,實施跟蹤培養。在干部掛職期滿后,組織(人事)部門進行全面考核,對掛職期間表現優秀、符合任職條件的干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提拔使用。2017年先后有10名干部在掛職期間得到提拔。對表現優秀且愿意留任、派出單位同意的,經組織(人事)部門考察符合有關條件的,按干部管理權限和有關程序辦理任職手續。2017年,多名中央單位來陜掛職干部已表示愿意留陜工作。對此,省委將通盤考慮。
在陜掛職干部傾情融入陜西,主動作為、扎實苦干,為陜西的追趕超越和脫貧攻堅做了大量艱苦細致、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了陜西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選派赴省外掛職的陜西干部珍惜機遇,注重學習,認真履職,展示了過硬作風和良好形象。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張廣智對我省赴江蘇掛職工作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希望陜西掛職干部扎實鍛煉、多學真經,推動深度合作,促進共同發展,通過掛職鍛煉真正達到干部鍛煉提升和經濟發展促進的雙贏效果。
記者 魏偉 見習記者 李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