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會通過限牌來控制車輛的增長?是否可增加借公交車道出行路段?……昨日,西安市交警支隊支隊長劉軍以網絡直播的形式,線上為市民群眾答疑交通相關問題,推廣公共出行、綠色出行理念。
呼吁交通參與者樹立公共出行綠色出行理念
昨日上午9時許,西安交警網絡直播剛剛開始,便有網友提出了疑問:“冬防期常態化限行剛剛結束,市區的擁堵就一下明顯了,是否可以繼續限行來解決擁堵問題?”
就此,劉軍回應道,冬防期常態化限行主要解決的還是尾氣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問題,而通過對比也明顯可以看到,實施限行后,霧霾天氣要比此前減少許多。
針對限行是否可以解決擁堵問題,劉軍表示,解決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唯一的途徑是公共出行和綠色出行。道路屬于公共資源,一輛私家車只能解決一兩個人或者三四個人的出行問題,而一輛公交車則可以解決幾十人的出行,面對日益增加的車流,如果市民群眾能夠選擇公共出行或者綠色出行,那道路肯定會更加順暢。而之所以要采取限行措施來限制道路車輛總數,正是因為交通參與者的公共出行及綠色出行的意識還不夠高。正如西安交警推廣的“2+5=0”的理念,如果廣大交通參與者都知道城市交通該如何維護,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那就沒必要采取任何行政強制措施。
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將達到300萬輛
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70萬輛,不少網友提問:“是否可以在早晚高峰限制外地牌照上路?是否能夠采取限制掛牌的措施限制車輛增長?”
劉軍解釋,目前外地牌照在西安市并不是很多,而如果限制這些車輛在早晚高峰上路,那這些車輛勢必會過戶到西安本地,其實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
劉軍又補充道,可能在近期,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就將達到300萬輛,在短短兩年時間內,西安市機動車增加50萬輛。而根據數據統計,西安市早晚高峰的車流量在30萬到50萬之間,十分之一的車輛上路已經使得道路擁堵不堪,如果更多的車輛行駛在路上,那城市交通就會直接癱瘓。所以,目前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相對于道路承受能力,其實早已飽和,因此關鍵問題并不是控制車輛總數,而是要積極發展公共交通以及綠色交通。
也有網友提問私家車借道出行問題,劉軍說道,要還路于自行車、行人以及公交車,因為如果再設置更多的機動車道,修再多的路也跟不上小汽車的增長,如果每位交通參與者都從自己角度出發,不維護公共利益,城市血液不流通,交通自然無法暢通。
將推廣人臉識別系統建立誠信體系
如今“車讓人”已在我市蔚然成風,有網友提問:“針對電動自行車、行人闖紅燈現象,是否有更好的措施去管理?”
就此,劉軍回應道,目前西安市正在推廣人臉識別系統,現在已經在10個路口安裝了人臉識別警示系統,行人闖紅燈時,會在配套安裝的顯示屏上直接曝光,而這些資料也會隨之儲存到大數據中,并將在下一步納入誠信系統。今后,還可能會為交警配備人臉識別的手機,執勤時發現有違反交通規則的,直接進行拍照即可在后臺數據庫進行比對,來進行相應的處罰、記錄,如果行人闖紅燈次數較多的,還可能在媒體進行曝光,非法營運的電動自行車也同理。交警部門的數據庫還將匯總到西安市的整個數據中,如果你個人有不誠信的記錄,可能還會影響個人求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