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西工大路上,4名環衛工人剛剛打掃完早市,扛著掃帚回家。
地上有煙頭沒撿干凈,保潔員就會被罰款。時常保潔員在前面撿煙頭,后面又有人扔煙頭,最終被處罰的還是保潔員。保潔員說,一個月就2000多元工資,還要養家糊口,被處罰后覺得真心疼。華商報記者調查走訪了102名保潔員,發現有35人因煙頭沒撿干凈曾被處罰過。
近日,網上一段保潔員因煙頭沒撿干凈被處罰的視頻引起熱議。華商報記者調查走訪了102名保潔員發現,有35人因煙頭沒撿干凈曾被處罰過。
微博爆料
煙頭沒撿干凈連續兩天被罰
保潔員路邊哭訴
3月23日,有網友微博上爆料,有保潔員因在其清潔區域發現的煙頭超過指標,連續兩天被處罰幾十元。保潔員工資低,因心疼被處罰的錢,在路邊向一市民哭訴。視頻顯示,兩位女性保潔員手里拿著夾煙頭的夾子站在路邊,其中一位保潔員情緒有些激動地說,“從早上到現在,我連一口水都沒喝”,旁邊另一位保潔員也表示,自己剛到這兒就被罰了50元。
視頻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很多人認為,保潔員原本就很辛苦,煙頭撿不干凈而處罰保潔員,太不公平了。華商報記者試圖找到這兩位保潔員,了解詳細情況,但一直未能找到。
這些天,華商報新聞熱線也連續收到反映保潔員因煙頭撿不干凈被處罰的線索。市民楊女士稱,她認識一名在南郊某路段工作的女性保潔員,已經60多歲,兩人比較熟悉。去年夏天的時候,保潔員曾跟她說,有一次因為去上廁所的時間長了點,被罰了200元。前幾天,因為領導在她負責路段的機動車道上檢查時,發現了幾個煙頭,她又被罰了幾十元。楊女士認為,保潔員每個月就那么一點工資,還要因各種原因被處罰,讓人很不忍心。
一名李先生也反映,3月底的一天,北郊某路段保潔員集體被處罰,原因就是該路段有很多煙頭沒有撿干凈,其中少的被罰十幾元,多得被罰了上百元。
記者調查
受訪保潔員中近80%認為處罰太苛刻
針對保潔員被處罰的投訴,近日,華商報記者在全市各個區域走訪了102名保潔員,調查他們被處罰情況以及處罰金額占工資比重的問題。
這102名保潔員共涉及城區7個區(管委會)、15個街道辦。這些保潔員有些是街道辦直管,有些是外包給保潔公司管理。
在這些保潔員中,50歲以上人員接近69%,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員除了自己開銷,還要補貼父母、兒女或孫子、孫女。他們的工資基本都在2400元至3000元之間,極個別的臨時代班人員工資2000元左右,最高的加上各種補助每月3000元左右。絕大部分保潔員都表示自己很節儉,每個月最大支出就是房租和水電費(500元到800元不等)。
記者調查的數據顯示,102名保潔員中,有35人曾被處罰過(右表一)。而這35人中,有21人明確記得被罰的金額,最多的在200元以上(右表二)。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各個轄區對于煙頭處罰的標準也不一樣,有區域要求保潔員負責區域有超過3個煙頭就要罰款,但也有5個、8個、10個、20個,有的甚至更多。此外,罰款金額也分為每個煙頭1元、2元和5元不等,也有一塊區域出現60個煙頭一共處罰200元的情況。
在這些受訪的保潔員中,近80%的保潔員認為對煙頭撿不干凈進行處罰太苛刻。他們認為,保護環境衛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光罰保潔員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處罰也導致現在保潔員不敢停下休息,要一直在路上撿煙頭,無形中也加大了他們的工作量。有6%的保潔員對處罰政策表示理解,能對工作起督促作用。另外14%的保潔員表示,領導說咋辦就咋辦,他們也沒辦法。
華商報記者采訪中發現,大部分保潔員對罰款問題都是被動接受,甚至不敢向管理部門申辯。因此很多保潔員都認為工資少了,肯定就是被處罰了,至于細節都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