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工程師往往是一個企業里很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在工廠能做的僅僅是裝配工的機械性工作。但西安交大教授韓九強近日提出,未來進入“工業5.0”時代后,人工智能不僅能取代安裝工人,還將會取代工程師。
昨日,在西安交通大學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上,西安交大教授、博士生導師韓九強提出了“工業5.0”的概念,韓九強通過類人比較對工業革命發展規律進行探索研究,發現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以機器衍生出類人某種重要器官肌能的機器機能為標志的基本規律,由此推論出仿人智能的機器學習機能將引發第五次工業革命,智能機器的誕生和廣泛應用即為工業5.0的新概念。韓九強團隊據此還研制成功了一種工業5.0的群機器人智能化系統實驗模型。
在實驗室,記者看到了這套實驗模型,這套模型包括4個機器人,其中兩個在下圍棋,另外兩個則進行零件裝配,各自工作互不干擾。中間的傳送帶上有象棋棋子和裝配零件,機器人可根據需要識別并挑選需要的零件或棋子,并準確擺放到合適的位置。
韓九強說,目前工業領域人工智能的發展階段還停留在簡單重復勞動的流水線作業,而且一旦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系統都要停下來。他們研制的這套系統,每一臺機器都具有類人耳嘴眼機能的網絡視覺系統機能,通過提前學習就可掌握工作機制,不受系統時序優先控制,可根據需要進行工作,相當于工廠里的工程師,而且系統中的每一臺機器既可以獨立使用又可聯合作業,還能進行產品個性化定制。
韓九強表示,人工智能的應用可以降低企業成本,但同時也會帶來傳統裝配工人的失業問題。韓九強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必然會取代一些傳統職業,但是也會產生新的職業,比如設備需要維護也需要研究,這就要求企業提高人員素質、加強知識學習,而且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缺口非常大。 華商報記者 趙瑞利 攝影 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