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城墻馬拉松讓長跑迷過足了癮,很多參賽選手在享受比賽時,也驚訝于城墻周邊美麗的環境,尤其是波光粼粼、魚鴨戲水的護城河。4月22日,記者從城墻管委會了解到,護城河如此美麗的生態和觀賞環境與積極落實河長制不無關系。
護城河治理 要“治污水 優環境 重管理”
西安護城河全長14.7公里,既是重要城市景觀,同時兼有城市防汛重任,它承擔著老城區36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雨水排泄,是市區的主要防汛蓄洪設施之一。環城墻建有7座攔水壩,實行階梯式分段蓄水,形成了集城市水體景觀、河道蓄排、調節和攔洪的完整體系。
治理護城河,西安也曾想過眾多辦法,“護城河清淤”“生態治淤”……為了給老百姓一個水清景美的護城河,西安一直在努力。據西安城墻管委會介紹,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落實河長制工作的要求,城墻管委會堅持“節水優先、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思路,以全面落實河長制為抓手,以“治污水、優環境、重管理”為目標,推進西安護城河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在做好護城河滯洪、蓄洪、泄洪的同時,全面完成對護城河保護和管理工作,為大西安提供優質城市水景觀保障。
根據我市“一三五”治水目標及河長制工作要求,2018年護城河已全面進入三年剿劣水階段,城墻管委會將采取綜合提升改造與水環境治理相結合的措施,全面遏制護城河水環境污染,加快水生態修復,全面剿滅劣V類水質,實現有管理標準、有生態空間、有管護機制、有良好水質、有美麗景觀、有安全保障。
“六圖兩表”“三級河長”
守護護城河水質
記者了解到,城墻管委會響應市河長制工作要求,全面啟動城墻護城河河長制工作,成立了河長辦,建立西安城墻護城河河長制作戰指揮室,繪制“六圖兩表”即護城河水系總圖、護城河河長制作戰指揮圖、護城河河長制項目分布圖、護城河排污整治計劃圖、護城河治污水作戰圖、護城河遠景規劃圖、護城河河長制項目匯總表、護城河河長制項目進度表,全力推進護城河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工作。同時建立“三級河長”,為加強護城河河長制工作的組織保障,城墻景區還成立西安護城河河長制領導小組,建立河長專題會議制度,由組長或副組長每月召集一次專題會議,通報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協調解決全面落實河長制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對河長制實施情況和河長履職情況進行督導。
細心的市民也許發現了,在護城河東南角顯要位置豎立著一塊市級河長制公示牌,同時在護城河東段、南段、西段也豎立了三區護城河河長制公示牌,上面標明著職責、聯系電話和監督電話。嚴格按照河長職責要求護城河區級河長每周巡查1~2次,景區河長每兩日巡查1~2次,管理部門河長每日1~2次進行巡查,有效監督了護城河河長制各項工作的落實與開展。
24小時巡查機制
全面提升應急保障和處置能力
在水源保障方面,城墻管委會確定了護城河以再生水為主的穩定性保障水源,以大峪、黑河為輔助的應急性水源。通過閘門控制、水泵調蓄等舉措,確保護城河一周供水常態化,基本解決了護城河景觀水源及水質,2017年全年供水量約為966萬立方米。
在管理上,城墻管委會委托多個專業管理公司對護城河物業保潔、綠化養護、設施維修實行分等級、分區域日常管理。形成作業規范、管理有序、環境整潔、功能完善、人水和諧的新局面,有效提升護城河環境質量。
為嚴格控制水環境風險對護城河實行24小時巡查機制,健全水污染事故處置應急預案,落實突發事故各項應急措施,全面提升水環境應急保障和處置能力。目前護城河配備救生船8艘、打撈船14條、手劃船13條,每年舉行護城河應急救生演練,在提高全員安全意識的同時,使各級人員掌握應急救援運行程序和方法,提高應對水上突發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協調作戰能力。
此外,每年聘請專業機構編制《西安護城河防洪預案》,并根據預案要求,維修維護防汛設施特別是各閘壩開啟設施,在各閘壩處繪制水位線,科學合理進行水位、庫容調度,既確保護城河景觀,又滿足護城河防汛功能。
凝聚合力
實現城市人水和諧共生
據介紹,城墻管委會每月對護城河8處采樣點水質泥樣進行抽樣監測,科學分析水質變化情況,清晰掌握一周各區段水質、底泥情況,為綜合改善治理提供重要參考數據。每月定期與城三區河長辦聯動,對護城河污水排放情況進行排查。2017年全年共計完成排污口聯合檢查36次,封堵市政環衛生活污水及尚德門至尚勤門暗河非法排污口共計23處。對尚勤門暗河進行集中整治,加裝圍擋。以上措施有效減少了護城河污水排放量。
據城墻管委會介紹,在治理護城河水質的過程時,根據不同區段情況,嘗試采取生物、物理、生態等治理方式對護城河水體進行治理。針對夏季綠藻水草泛濫、水質異味等問題,制定預防方案,采取科學監測與日常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控制綠藻、水草的滋生,并加大供水量和污染水體的排放量,加大換水頻率和促進水體流動,有效改善護城河水體水質。同時還充分利用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等眾多專業資源優勢,成立了“護城河水生態保護專家委員會”,為護城河保護利用以及構建新的水生態環境系統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此外,城墻管委會還發動群眾當好監督員,形成親水、愛水、護水的良好氛圍。定期開展水資源宣傳專題活動,呼吁市民愛水節水。加強全民治水宣傳力度,凝聚社會治水護水的強大合力,使每個人都成為社會治水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最終實現城市人水和諧共生。
2020年護城河全線將形成
一水護城動人畫卷
據了解,2005年以來,護城河進行了多次規模化改造。2005年~2006年,東門——建國門改造工程實施,形成1.3公里景觀水域。2013年~2014年,建國門——朱雀門綜合提升改造示范段工程實施,形成2.4公里景觀水域。兩期工程共完成河道治理3.9公里,通過改建截污箱涵,進行河道防護,最大程度做到雨污水與景觀水分離,呈現出碧波蕩漾的新面貌。
2017年12月,朱雀門至西門綜合改造工程已正式完工。通過河道綜合改造、水資源全面利用、河道水體循環系統及水質處理系統安裝等工程,采用了接觸氧化、底泥消解、生態修復等工藝,大幅延長了再生水使用周期,新增景觀水面面積6.5萬平方米,新增護城河護坡綠化面積7萬平方米,有效的節約了水資源,改善了護城河水質。
目前,護城河東門至西門剩余8.25公里綜合提升改造將遵循“保護遺址、完善功能、改善生態、提升景觀、服務城市”的原則,包括河道綜合改造、污水排放通道、水資源節約利用、生態凈化系統、水體及防汛信息調度系統,其中涵蓋了西北角退水口、北門、火車站、東門等重要城市節點。該工程計劃至2020年完工,屆時護城河全線貫通,將形成一水護城的動人畫卷。 首席記者 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