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縣一準媽媽拄拐賣雞蛋,千斤雞蛋求銷路。
在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北嶺,有一位“85”后創業者,說起她的經歷,讓人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今天,當記者見到了養殖戶張舒時,說起第一次沒經驗、搭建的雞棚一夜間被大風摧毀的過往,她仍心有余悸。
養殖戶張舒:“棚全被刮倒了,塑料紙全刮壞了,我站那兒都想哭,后來我一想,棚倒了,我還活著呢。”
藍田縣一準媽媽拄拐賣雞蛋,千斤雞蛋求銷路。
這句話不僅僅是自我安慰,更是劫后重生的自我鼓勵。2014年,走在路上的張舒遭遇了車禍,導致左腿殘疾。那一年,張舒只有27歲。
這次車禍讓小張在醫院躺了72天、經歷了四次手術、三次植皮和數不清的小手術,最終,小張的命是保住了。而讓小張終身都難忘的是失去了當時懷有5個月的孩子。回到娘家沉寂了一年后,在親人的鼓勵下,小張重新站了起來,開始養雞,從當初的小窩棚到如今養雞場的這般規模,眼瞅著在自己的努力下生活慢慢好起來了,可新的困難卻接踵而來。
藍田縣一準媽媽拄拐賣雞蛋,千斤雞蛋求銷路。
再婚后,張舒和丈夫共同經營著養雞場,養雞場有800多只雞,每天能產50斤蛋。之前是丈夫出去賣雞蛋,可現在,張舒再度懷有5個月的身孕,四年前車禍致殘又痛失身孕的陰影,讓張舒對腹中的這個孩子分外珍惜,丈夫也是寸步不離,那雞蛋怎么賣成了問題。
養殖戶張舒:“從馬路到我們家,有好幾公里路是不通公交車的,我平時有事出去,背著包拄著拐,要走三個半小時才能走下去,目前銷路挺愁的。”
張舒說,丈夫一邊要照顧自己,還要照顧智力殘障的婆婆。天氣慢慢熱了,陸續產下的雞蛋沒法賣也不能久存,所以小兩口想到了這個辦法。
養殖戶張舒:“我也是殘疾人,大家都說殘友一家親,我也出一些微薄之力,把這些雞蛋給一些需要的人。”
藍田縣一準媽媽拄拐賣雞蛋,千斤雞蛋求銷路。
今天,有愛心組織上門,把張舒送出的雞蛋轉交給了愛心家園的孩子們,而作為養家糊口唯一的經濟來源,張舒也希望有好心人能幫忙,來買些雞蛋。
養殖戶張舒:“我們的雞是糧食喂養的,雞蛋是土雞蛋,一般是十塊錢一斤。”(陜西廣播電視臺《都市熱線》記者 李小龍 楊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