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旅客們從干凈整潔的西安火車站廣場通過安檢大廳進站候車。 記者王健 攝
近日,央視、《人民日報》,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紹了西安電視問政的好經驗、好做法,引起各界關注。
電視問政的目標,就是察民情、解民憂。“民之所盼,我之所愿。”人民群眾的冷暖疾苦、殷殷期盼,是各級部門干工作做事情的唯一出發點。
中央權威媒體的關注,是對大西安努力奔跑的肯定,是對全市上下辛勤付出的褒獎,是屬于全體西安人的榮譽。
表 態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李彬——
將聚焦短板問題 接受群眾監督
5月8日,西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李彬即將在西安廣播電視臺接受電視問政,解答市民極為關注的西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惠民活動、文化產業發展等種種焦點問題。昨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李彬表示,市文廣新局將加快音樂之城、書香之城的建設步伐,堅持項目帶動,加快發展文創產業,為我市文化企業創建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提供政務服務。
據李彬介紹,市文廣新局將牢牢把握追趕超越這個主題,營造想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工作環境。將堅持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堅持文化惠民,健全公共文化服務。挖掘文化資源、講好西安故事,支持大戲、大劇、大片創作。完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努力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平臺與機制。在文化產業項目方面,推動明德門文化藝術創意小鎮、蓮湖長安漫古小鎮等文化類特色小鎮創建工作。此外,還將不定期開展掃黃打非等各類專項整治,嚴厲打擊侵權盜版,規范文化市場秩序。
相比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我市文廣新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市圖書館服務承載力不強,個別區縣圖書館、文化館不健全;公益電影放映、戲劇惠民演出存在供給不足、供需錯位的結構性矛盾。在文化市場監管方面,城鄉接合部還存在“黑網吧”“黑舞廳”“黑游藝廳”,出版物市場、演出市場秩序仍需規范。在城市文化品質方面,對傳統文化資源的研究發掘利用不夠,有國際影響的文化品牌還不夠。
下一步,市文廣新局將聚焦短板問題、接受群眾監督、加快整改步伐:一是建設市圖書館新館、市群藝館新館、非遺博物館新館等重點文化設施,加快普及農村“文化禮堂”,完善“西安文化通”數字移動平臺等。二是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加強文化市場網格化管理。三是以打造音樂之城、書香之城為重點,組織更多高水平的精品惠民演出,豐富中高端文化產品、文藝演出市場供給。發展非遺經濟,兌現傳統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四是配合市委宣傳部做好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相關工作。做好文化類、歷史經典類特色小鎮的創建培育。加大文化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大項目、龍頭文創企業在我市落戶。 記者 職茵
市市政公用局局長王建東——
以轉變作風為重點 瞄準短板聚焦發力
“該取消的取消、該下放的下放、該簡化的簡化,力爭達到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效果。”西安市市政公用局局長王建東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城市細節彰顯著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平,而城市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的服務細節,則關乎這座城市的發展前景以及生活、工作在這里的每一個人。
今年以來,市政部門以轉變作風為重點,以提升效能為核心,瞄準短板聚焦發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按照“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路”的理念和目標,努力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助力大西安追趕超越。特別是順應大西安建設發展需求,創新管理和服務,以市政設施委托代管方式對地鐵施工挖占實行“一次性區域審批”,有效解決了地鐵施工中挖占城市道路的審批難題,辦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采用“一次性區域審批”方式辦理的城市地鐵工程通道口、豎井、工地共計31處,有力促進了我市地鐵事業的建設發展。
王建東表示,下一步,市政部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堅持問題導向,聚行政效能之力,達系統集成之效,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為西安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強動能,讓生活在大西安的市民群眾擁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 記者 馬昭
市水務局局長賈生林——
正視存在問題 強化服務意識 提高行政效率
市水務局局長賈生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去年以來,西安大力開展“三大革命”,打造《問政時刻》《每日聚焦》《黨風政風熱線》“金品牌”輿論監督節目,通過問政曝光推動執紀問責和問題的立行立改,使行政效能得到了大力提高,干部工作作風得到了明顯改善,“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蔚然成風。
目前,全市水務系統深入開展“行政效能革命”,深化“放管服”改革,爭當“五星級店小二”,正視存在問題,立即整改。同時,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和監管職能,減少供水審批環節和程序,供水審批項目從過去規定的16個環節、60天辦結縮減為2個環節21天辦結,提高行政效率。
賈生林表示,作為一名水務工作者,親歷見證了西安實施生態恢復“八水繞長安”和推行河長湖長制帶來的巨大變化。2018年是農村污水治理攻堅年,以行政效能革命為抓手,市水務部門將堅決落實確定的447個行政村污水治理PPP項目和自籌項目,確保6月底全面開工,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下大氣力抓好以生態恢復“八水繞長安”、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為重點的各項水務工作,落實“一三五”治水目標,“五策”并舉,系統治水,到2022年全面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奮力譜寫新時代大西安追趕超越新篇章。
記者 閆珅
市規劃局副局長王學超——
推行便民服務措施 提供“五星級服務”
市規劃局副局長王學超表示,為了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打造西安一流發展環境,市規劃局緊緊圍繞“行政效能革命”改革工作要求,全面推行“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幫辦”的“三個一”便民服務措施,著力打造“規劃鐵軍”,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五星級服務”。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中,通過推行并聯審批、容缺預審、批前輔導等機制,使群眾和企業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去年共三次向社會公布“最多跑一次”改革清單,實現“最多跑一次”事項共計21項,占到全部服務事項的70%以上。對于工程規劃許可等短期內無法實現“最多跑一次”的事項,市規劃局依托市政務中心服務平臺,通過建設項目“聯動式”審查,變市級各職能部門“分散審圖”為“集中審圖”。審查部門由原來的12個減少到5至6個,需要企業辦理的審批事項由17項減少為7項,審批圖章由原來的25個精簡至9個,整個工程規劃階段的審批時限由原來的36個工作日壓縮至12個工作日,審批時間縮短了67%。
王學超說,下一步工作中,市規劃局將繼續通過多項舉措將“行政效能革命”改革工作落實到位。一是繼續定期開展“局長駐窗口”和“最多跑一次”體驗活動,與群眾面對面開展“零距離”服務,有針對性地解決各種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二是全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通規劃政務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推行規劃網上報建和咨詢,建立電話視頻會議系統,通過讓數據“多跑路”,逐步推進科學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務品質。三是采取短信、郵政快遞、現場領取等多種方式,為辦事群眾量身定做最適合的證照獲取方式,兌現讓群眾少跑路的承諾。四是研究制定技術審查與行政許可分離實施方案,引入企業誠信機制,探索建設工程告知承諾許可制,為推進審批改革邁出堅實的一步。記者 朱雪嬌
西安火車站地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孟哲——
電視問政提升了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效能
“‘電視問政’欄目將政府工作的監督權、評判權交給群眾,讓老百姓都來給政府工作評價、打分,對社會熱點問題追本溯源、一抓到底、督導問責,切實提升了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效能。”西安火車站地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孟哲說,電視問政的相關報道,不僅反映了一年來西安社會管理的大變化,更是提醒被問政單位標樹紅線,要繼續擰緊“螺絲”。
西安火車站作為古城的重要窗口,是全市人流、車流、物流最集中的區域之一。針對問政反映問題,管委會按照“短期必見效、中期必鞏固、長期必解決”的工作思路,逐條逐項進行整改。通過建立“四個24小時”工作制度,(即24小時清掃保潔、24小時綜合管控、24小時處理投訴、24小時民政救助),完善旅客服務中心各類服務事項,定期組織召開新聞媒體、網友見面會收集意見建議,實現共商共議共建共管。從問政結束到現在,共受理處置旅客投訴233件,處置辦結233件,投訴數量大幅下降。火車站地區的公共秩序、交通秩序、治安秩序都有了明顯改觀。
作為古城“第一會客廳”,火車站站區的環境秩序離每個人都不遙遠,西安這座城市的溫度,從游客旅客們踏上火車站的這一刻就開始體現。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嚴格對照“五星級服務員”的標準,做好“店小二”,用真心、細心、貼心的服務為每一位旅客營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出行環境,以實際行動助力追趕超越,彰顯西安情懷。
管委會領導班子、黨員干部將以此次中央媒體系列報道問政情況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習、強化作風、緊抓落實、提升效能,以更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更有力的創新舉措,更務實的工作作風服務旅客,為大西安建設貢獻力量。
記者 趙輝
整改
西安火車站地區管委會
建章立制 務求長效 擦亮古城“第一會客廳”
2016年8月8日,《問政時刻》聚焦火車站廣場管理問題犀利提問,共收集問題126項,西安火車站地區管委會按照“短期必見效、中期必鞏固、長期必解決”的工作思想,建章立制、務求長效進行整改。通過制定“干部包戶工作制”“錯時工作制”“問題清單銷號制”等規章制度確保火車站地區綜合治理改革工作有序推進,讓古城“第一會客廳”越來越干凈整潔、秩序井然。
夯實聯席會商制度聚合力
2016年8月8日問政當晚,新城區政府連夜制定了《西安火車站電視問政專項工作整改方案》,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措施、落實任務。建立區級領導帶隊檢查制度,每天早上7點,由一名副區級領導帶隊對運政管理、市容環境、社會治安等進行全天候、全覆蓋日常巡查,及時協調各職能部門整改整治,確保及時發現問題,現場及時處置解決。
此后,西安火車站地區管委會重新修訂《火車站地區聯席會商制度》,每周召開“聯席會商會議”,對工作進展情況、存在問題,進行研判、部署、細化。對新問題,理清問題根源,明確執法主體,從嚴從快進行查處,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各成員單位堅持日巡查工作制度,每天按時上報部門整改工作動態,落實行業監管責任,營造站區高壓嚴管氛圍。
構建務實管用措施抓長效
對地區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收集匯總,建立問題清單,向職能部門發送“問政問題專項整治督辦函”,明確整改要求、時限、標準,對未在規定時限內銷號的部門進行督辦問責,建立問題清單銷號制度,制定常態化“預警、協查、督辦”函告制度,建立網格化包片包戶監管機制。
從2016年8月13日起,在火車站廣場地區實行網格化全覆蓋監管和整治。工商、物價、質監、衛計、食藥、交通等部門也結合職責分工,實行包片包戶監管機制,確保火車站區域問題整治、商戶管轄全域覆蓋。
問政以來,旅客投訴量直線遞減,投訴性質明顯減輕。火車站地區街面民警、特警、輔警、特勤隨處可見,黑車、摩的大幅減少,有序、安全、整潔、和諧的廣場秩序得到市民、旅客一致好評。
真招實措破解難題加強服務
設置24小時咨詢投訴電話87415050,積極傾聽民聲、迅速回應落實;利用互聯網+,開通《今日頭條》自營號和官方微信、微博,切實提升服務群眾能力;制作西安火車站交通導視圖、匯總火車站地區公交車次、班線車次、地鐵出行指南、機場大巴和出租車停靠點位置等信息,方便旅客出行;規范旅客服務中心服務標準用語、建立“微信退款制度”和“問題商戶回訪制度”、豐富延伸便民平臺;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推進安保特勤社會化,強化重點區域管控密度和巡查;建立“流浪乞討臨時救助點”,為流浪乞討、生活無著落人員提供免費方便面、棉衣棉被及發放“救助卡”服務。切實把直接關系旅客群眾的事做細做實做好,通過一個又一個問題的解決不斷提升火車站地區便民服務水平。
永不懈怠擦亮古城“第一會客廳”
下一步,西安火車站地區管委會將持續從“體制、模式、設施、服務”4個層面推進改革,永不懈怠,用實際行動來維持火車站地區秩序,擦亮古城“第一會客廳”。
一是持續完善長效機制。堅持區級領導帶隊檢查、問題清單銷號、包片監管等制度,明確各職能部門對火車站地區的7條街道、295家商戶的包戶監管責任。定期召開研判會議,通報問題、制定措施、合力執法。
二是保持高壓嚴管態勢。持續開展治安、交通、旅游、經營、市容五個秩序綜合治理。按照“執法嚴、管理精、服務細”的工作要求,深挖利益源頭,細化服務舉措,調整經營結構,提升商業檔次,形成常規打、專項整、重點守的高壓嚴管氛圍。
三是加大監督問責力度。自覺根據節目、新聞報道梳理各項工作、深入查擺問題、制定整改清單。對節目中曝光、涉及過的問題舉一反三,確保整改落實到位。由紀監部門持續對火車站廣場地區各項工作進行督查,對整改不到位、問題反彈回潮的嚴厲問責。
四是踐行“行政效能革命”。全體黨員干部要將火車站作為新城區營商環境提升年的宣傳陣地,把每一名旅客當作家人、投資人去對待。對接區發改委在出站口設置區商業旅游觀景長廊。同時,對原有服務事項進行梳理,新增“針線包”、“圖書借閱”等服務內容7項,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加強作風建設,面向社會征集29名監督員,接受社會監督。
記者 趙輝
點評
電視問政 貼民心 系民情
“我感到西安電視問政節目,是一檔貼民心、系民情的節目。在這檔節目現場,建設主管部門被廣大市民面對面問政,市民針對房價管理、工程質量、環境治理等方面提出了許多直接尖銳的問題,暴露出了西安建設主管部門怠慢工作、服務不周、執法不嚴的問題。這種不留情面、面對面詢問的方式,對西安市建設主管部門人員的工作態度轉變和主動積極作為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陜建集團科技質量部部長王巧莉說,作為施工企業,明顯感到市建委的許多工作發生了變化。
王巧莉說:“我們經常直接打交道的是西安市工程質量監督站。原來我們總覺得監督站工作人員架子大,每次有事去找他們就發愁。現在,監督站工作人員經常主動且不打招呼地出現在我們施工現場,幫助我們現場解決技術難題,還邀請我們施工企業一起確立課題,就如何全面提高西安市整體工程質量進行研究,同我們一起調查現場,形成成果向行業推廣,使很多企業通過分享研究成果,提升了工程質量。遇到群眾反映的工程質量問題,他們也會積極幫助群眾找專家,出主意想辦法,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在電視問政節目的監督促進下,西安的發展環境正越變越好,城市越來越漂亮,我們也越來越愛西安這座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魅力城市!”
記者 拓玲
市民心聲
問政后各部門反應及時 市民直接獲益
“問政之后各部門的反應速度確實都很快,作為市民,我們是直接獲益者。”市民陳俊涵說,自己平時乘坐公交車出行較多,所以特意收看了1月問政西安市城投集團,沒想到在問政完不久后,公交多條線路就進行了延時收車,這極大地方便了晚歸的市民。
此外,陳俊涵注意到,問政短片中公交司機安全意識淡薄的現象,如今也改善了許多,有一次自己提著大編織袋上車,司機特意讓他打開,檢查無危險物品后才開車。陳俊涵說,雖然麻煩一些,但這是對全車乘客的安全負責,應該為公交司機點贊。 記者 張奐雅
創業者說
問政給了創業者在西安長期發展的信心
作為一名90后創業者,蔡小龍偶然也會收看《問政時刻》欄目,他說節目中的犀利暗訪和提問,都給了創業者們在西安長期發展的信心。“政府部門能到臺前來,就是有改進的決心,這樣的態度就是創業者們最想看到的。”蔡小龍說,2014年良呈美品牌面世以來,自己也沒少和政府打交道,明顯感覺窗口單位的服務態度越來越熱情,效率越來越高,這樣的土壤更適合自己這樣年輕的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