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項能菲)近日,白河縣婦聯在該縣啟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困境兒童三年行動計劃后,創新推出“1+3+5”工作模式。該模式將精準識別、多元幫扶和機制建設深度融合,為關愛行動構建了系統支持框架,使留守困境兒童在生活保障、學業成長與心靈滋養方面切實感受到社會關懷。
精準定位,繪制“需求畫像”。該縣婦聯將兒童個性化需求作為工作核心,組建專項調研團隊深入家庭、學校與社區,綜合運用心理測評、學業評估及家庭環境分析等手段,為每位困境兒童建立詳細的“需求畫像”。在面對因父母離異而出現心理問題且成績下滑的兒童時,婦聯通過精準定位,明確了其在心理疏導、學業提升與家庭關系修復等方面的需求,為后續幫扶工作精準錨定了方向。這種“靶向式”定位機制,確保了幫扶資源能夠精準投送到每個孩子的實際需求點上。
三維幫扶,構建全方位關愛網絡。在生活關懷方面,愛心媽媽們化身“貼心管家”,定期走進兒童家庭,不僅送去被褥、衣物、學習用品等生活物資,而且手把手教導孩子烹飪簡單飯菜、整理房間、縫補衣物等技能;300余名孩子在愛心媽媽的生活技能指導和日常關懷下,從最初的膽怯自卑逐漸變得開朗自信。在學業助力上,愛心媽媽制定“一對一”學業幫扶計劃,除陪伴完成作業外,更注重傳授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等學習方法;在愛心媽媽“一對一”的學業幫扶和科學方法指導下,200余名孩子成績顯著提升,學習興趣日益濃厚。在心靈呵護層面,愛心媽媽們以“心靈守護者”角色,每周與孩子深度交流,通過正面引導給予心理支持;250名孩子心理狀態明顯改善,能夠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
五大機制,為關愛行動提供堅實保障。通過定期組織“愛心媽媽”專業培訓,提升其幫扶能力;建立幫扶“成長檔案”跟蹤評估效果,動態優化計劃;構建多元化的激勵機制,對優秀者給予精神與物質雙重激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發揮紐帶作用整合多部門及企業資源,凝聚社會合力;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數據實時更新,提升幫扶協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