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明富
“孩子今年考上了大學,我絕不操辦升學宴!”
“生前盡孝才是最大的孝順,死后大操大辦有什么意義?”
“不辦‘無事酒’,把好監管關,紅白喜事堅決控制高額消費……”7月11日,在白河縣倉上鎮裴家村、裴家社區聯合舉行的“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工作大會上,到場的黨員干部、支客都管、餐飲廚師、村民代表和準大學生家長們紛紛圍繞除陋習、樹新風和人情減負等群眾最關切的問題暢所欲言,積極建議。
“我認為今天這個會開得好、開得及時。‘人情賬’算起來真的很嚇人,有的在外面辛辛苦苦打工掙點錢,都掏到別人腰包里去了!”裴家社區監委會主任柯昌本說。
大家一致認為,移風易俗沒有局外人,離不開每個人的積極參與。要想從根本上遏制不良人情風氣,只有人人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做到不辦不幫不送,才能鏟除“無事酒”滋生的土壤。
“哪家有紅白喜事,不用招呼我就主動去幫忙,但要是辦‘無事酒’,請我我也不去。”支客代表白炳春說,他今年也60歲了,有親戚多次商量要來給他辦生日宴,都被他拒絕了。他說到時候就和朋友一起出去轉轉,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隨著高考學子陸續收到錄取通知書,準大學生家長們也紛紛承諾不辦升學宴。
為從源頭革除陋習,還文明鄉風,裴家村和裴家社區在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中對紅白喜事統一消費標準:酒席限制十菜兩湯,香煙不超過15元,飲用家釀稈兒酒,送禮不超過200元,從“硬件”上降低消費成本,減輕群眾經濟負擔。全鎮各村、社區要求參與紅白喜事的支客都管、廚師為事主把好消費關口,杜絕鋪張浪費,對操辦“無事酒”的不承接、不隨禮、不參加。
同時,充分發揮村規民約激勵約束和引導作用,通過開展評選“文明家庭”“最美倉上人”等活動,帶動更多家庭踐行文明公約,以良好家風家訓涵養淳樸民風,引領文明鄉風,形成黨員干部帶頭、村組宣傳引導、幫辦規范服務、鄉賢能人監督、社會各界參與的良好氛圍。持續治理大操大辦、薄養厚葬、封建迷信等陋習,真正把文明的新風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