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濬)入伏以來,驕陽似火。漢濱區大部分農作物進入拔節期,正是田間管理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期。
“我是王巖村的村民,感謝區農廣校在這么熱的天為我們村民花費錢,送培訓。”參加培訓的貧困戶陳守安說,這次講的農業實用技術太適合我們村實際了,非常感謝。
7月26日,漢濱區“產業脫貧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暨“農業科技送清涼慰問貧困戶活動”走進瀛湖鎮王巖村,把農作物田間管理、柑橘種植技術和白糖、毛巾、草帽等防暑用品送到貧困戶手中,并提醒廣大農戶適當調整作息時間,注意防暑降溫。
“有這么一江水,空氣濕度大,非常適合柑橘生長。”市林業技術中心研究員程剛就柑橘、枇杷種植技術為大家詳細講解,并以浙江臺州、永州發展柑橘產業的優勢為大家舉例,受到了村干部與貧困戶的一致好評。
“非常感謝農廣校在非常炎熱的情況下,給我們送來了清涼。”村民彭明芳說,今天最高興的事情還是學到了技術,程老師講的柑橘、柿子種植四大要素,我們銘記在心,還留下了老師的聯系方式,以后在運用中可以隨時請教。
王巖村支部書記張德頂對發展農業產業充滿信心,“天氣這么熱,培訓的知識非常全面到位。產業脫貧是脫貧攻堅最大的支柱,通過這次培訓,我們村的農戶對發展蔬菜、丑柑、柿子等產業掌握了一定的應用技術,下來之后用到實踐當中去。”
據悉,今年來,漢濱區根據產業脫貧戶不同產業類型技術需要,結合農忙時節,科學編制村級培訓計劃,把培訓班開到田間地頭,真正讓貧困群眾得到了實惠。目前,全區產業技術服務已覆蓋24個鎮辦103個貧困村,培訓內容涉及農、林和特色產業15項,累計培訓貧困群眾1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