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艾蓓 通訊員 陳善剛)“鮮花為誰戴、掌聲為誰鼓、榮譽為誰記、獎金為誰發”。 為鼓勵先進,鼓舞干勁,加快脫貧步伐。8月12日,漢濱區在召開的2017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表彰暨2018年追趕超越半年點評大會上,隆重表彰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在漢濱初中二樓大禮堂,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126余名扶貧干部,受到表彰,會場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夜以繼日走村入戶、想方設法落實政策、用心用情扶貧濟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留下了風雨兼程的足跡,贏得了老百姓一致“點贊”!他們用汗水播撒希望,用真情溫暖群眾,書寫了一樁樁感人故事,繪出了一幅幅美麗畫卷,奏響了時代主旋律、傳遞了社會正能量,無愧為新時期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楷模和先鋒。
漢濱區是全市乃至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去年以來,全區上下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117個貧困村出列、5.68萬貧困人口越線的目標任務,聚精會神、攻堅克難、同向發力,各項工作加快推進,年度脫貧攻堅任務實現首戰告捷。
表彰大會上,區委書記王孝成代表區委、區政府向每位受獎的單位和個人頒獎,向表彰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為他們加油鼓勁。他深刻分析和回顧總結了過去一年全區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實屬不易。闡述了 “四連進”“三連優”工作艱辛歷程,為今后如何保持、實現更好的工作成績吹響了號角,發出了“動員令”。號召每位扶貧干部要有首爭優的雄心壯志,厚植優勢,補齊短板,重整行裝再出發。希望廣大脫貧攻堅一線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春華、繼續奮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勁,緊跟新時代、緊盯新目標、展現新氣象,在脫貧攻堅一線錘煉品格、增長才干、再立新功,為勇當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急先鋒的征程中再續新輝煌。
榮獲“脫貧攻堅先進村干部”稱號,茨溝鎮王莽村村主任程軍表示:“榮譽是鼓勵也是壓力,下一步,我們村要繼續發展好核桃、油葵等產業鼓起群眾的錢袋子,還要通過群眾會、院壩會等形式富起群眾的腦子,做到智志雙扶,爭取帶著大家早點過上好日子。”
“把典型當榜樣,以先鋒模范為標桿,不斷增強自身黨性修養,團結帶領廣大干部,感恩奮進、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晏壩鎮田壩社區黨支部書記彭昌成激動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他介紹,今年在脫貧攻堅行動中,該村堅持以產業脫貧為根本,全力以赴抓好茶葉產業建設,大力推進傳統低效農作物種植向現代經濟作物種植轉型,為脫貧攻堅打下了基礎。
晏壩鎮黨委書記王奇說,“下一步,我們將鞏固擴大脫貧攻堅行動戰果,總結成功做法,正視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想方設法解決問題,集中優勢兵力,聚焦主攻方向,只爭朝夕,苦干實干。 ”繼續大力發展茶葉和畜牧等特色產業,讓群眾脫貧有保障。
“學習先進榜樣,激勵我們砥礪奮進。同時在先進模范的帶領下,沈壩鎮脫貧攻堅任務更加艱巨”,沈壩鎮黨委書記陳光勝信心滿滿地說:“下一步,我們不光將繼續把產業扶貧作為推動美麗鄉村經濟發展的中心,而且還要加快“兩房”建設和“三變”改革示范力度,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光伏產業、觀光農業,拓展賞景等體驗式旅游項目,將沈壩打造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村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北山富美新鎮,為實現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
號角催征搏今朝。脫貧攻堅越往后任務越艱巨繁重,越需付出超常努力。漢濱區廣大扶貧干部重整行裝再出發,市區218個單位包抓231個貧困村,1.9萬名黨員干部提振精神、苦干實干、鼓足干勁、扎實以貧困戶、貧困村的“57” 退出標準,全面對標“兩不愁三保障”,嚴格落實“四個不得”要求,確保穩定性收入超過退出標準,各項幫扶政策全面兌現到位,確保退出程序規范、透明,經得起中省市的考核,經得起群眾評判,經得起實踐檢驗,利用不到50天時間,爭分奪秒,堅決打贏2018年度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