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波 余尚坤)近年來,漢濱區大竹園鎮人大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四同一建設”為載體,用“四心”思路推動人大工作創新實踐,為全鎮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維護核心 堅持黨的領導
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擺在突出位置,樹牢四個意識,堅決維護核心,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做好人大工作的全過程,履好職行好權,重大事項提前向黨委請示、重點工作主動向黨委匯報、創新舉措積極向黨委報告、重要活動及時提請黨委支持,使鎮人大各項工作得到鎮黨委重視支持。堅持在鎮黨委的領導下謀劃、推動、落實人大工作,主動對標脫貧攻堅、茶旅新鎮、社會治理等中心工作,制定工作計劃,發揮職能作用,保證鎮黨委決策在人大工作中得到落實,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緊扣中心 增強監督實效
堅持圍繞中心,依法履職,在助推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中彰顯作為,實現依法監督和支持發展有機統一。該鎮是安康市確定的脫貧攻堅統籌農村改革創新試點鎮,鎮人大圍繞鎮黨委確定建設茶旅新鎮的中心任務,緊盯“茶花長廊、園林新區”目標不放松,主動對標,持續關注,找準工作切入點和結合點,從規劃設計、項目推進、落地見效,實行全面監督、全程監督,真監督、實監督,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一園兩線三區”茶旅新鎮雛形已顯現。實行重大項目和重大事項決策主席團票決制,鎮人大在決策前組織代表深入選區和農戶調研走訪,廣泛征集意見建議,召開代表會議,提交代表審議,進行投票表決,形成大事必議、要事必決、決之必行的監督機制,使政府從“替民做主”轉變為“由民做主”。緊扣民生保障監督,圍繞群眾普遍關心問題開展視察,擴大公眾參與度,邀請群眾代表、產業帶頭人和代表一道,對全鎮產業發展全面視察,站所室負責人“面對面”回答群眾詢問,直接推動問題解決,受到群眾認可。
與民同心 發揮代表作用
牢固樹立人民為中心理念,積極大膽創新,助推代表履職,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一是建立人大代表+工作模式。積極創新代表工作機制,密切人大主席團、代表、人民群眾聯系,推行“代表+”模式,即:代表+服務,做到服務走訪選民零距離,廣泛收集民情民意,破解發展難題;代表+產業,引導支持代表領辦扶貧產業園區,建立合作社與貧困戶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反租倒包等多種長效合作機制,帶動產業發展;代表+治理,代表參與村規民約制定工作,主動加入“一約四會”,參與掃黑除惡、新民風建設和道德模范評選,不定期列席黨委議事會、工作會、村三委班子會,當好社會治理排頭兵。截止目前,全鎮人大代表累計服務群眾1300人次,解決矛盾難題28件,領辦產業園區5個,建成茶葉基地7000余畝。
二是搭建“抽訪+走訪+接訪”履職平臺。設立全區首家鎮級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利用4112340抽訪電話,鎮人大辦每月對重點工作、干部作風開展電話抽訪,每月28日定為代表活動日,每月15日為鎮人大主席團成員和代表小組工作室固定接待日,每個代表小組設立代表信箱。截至目前,通過抽訪+走訪+接訪收集意見建議42條,為選民解決實際問題38件。
三是創新代表建議辦理機制。為有效解決代表建議辦理重答復、輕落實問題,建立“三個參與、三個要見面”工作機制,做到領導、部門、代表“三個參與”,實行辦前征求意見要見面、辦中商討解決辦法要見面、辦后匯報辦理情況要見面。通過鎮人大監督推動,教育資源整合、集鎮亮化等一批代表建議得到落實。四是設立產業服務站。為解決脫貧攻堅產業不強、效果不佳問題,組織代表按照有組織、有陣地、有方案、有制度、有特色產業“五有”標準,在全區率先設立五個代表產業服務站,指導服務全鎮產業發展。
履職盡心 加強自身建設
堅持圍繞兩個機關建設,主動作為,夯實基礎,全面提升鎮人大整體工作水平。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作為加強人大干部政治素養的必修課,堅持開展“五個一”學習活動,實行領導干部帶頭學、班子成員當標桿、全體黨員做表率,增強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責任意識和履職本領。建成“兩室一家一中心三站五組” (一個鎮代表工作室、一個主席團會議室、一個代表之家、一個鎮級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三個村代表聯絡工作站、五個代表小組),形成以“室”為軸、以“家”為線、以“站”為點的代表履職平臺,構建輻射廣泛民情聯系網。推行“代表履職十個一”機制和“一冊五簿”管理, 做到代表履職有跡可循;開展“五好代表”爭創活動,實行代表履職積分制,不斷激發代表履職活力和熱情。建立代表履職六項制度、主席團議事八項制定,密切主席團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眾聯系,堅持“訴求在一線聽取、建議在一線收集、問題在一線解決、作風在一線磨煉、項目在一線推進、政策在一線宣傳”的標準和要求,推動鎮人大工作制度化、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