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濤 胡德良)12月23日,“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遺”“安康花鼓子”早陽鎮傳習骨干免費培訓匯報演出暨結業儀式在漢濱區早陽鎮共進社區舉行, 22名學員通過嚴格考核后順利結業,這也是漢濱區文化館、漢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首次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安康花鼓子”免費培訓延伸到鄉鎮。
當天的氣溫驟降,盡管天空中飄著零星雨絲,但仍擋不住學員們演唱“花鼓子”的熱情。在社區的百姓大舞臺上,鄧小娣、曹善蓮等學員爭先恐后上臺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學員們每唱完一段花鼓子歌詞,田莊村鑼鼓隊的鑼鼓聲便鏗鏘有力響起來,臺上花鼓子悠揚動聽,臺下鑼鼓聲抑揚頓挫,雙方配合的十分默契。花鼓子獨唱表演結束后,大家一起手挽手、高興地走上舞臺,開始表演對唱、合唱,他們聲情并茂、字正腔圓的表演把現場的氣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讓前來觀看演出的群眾如癡如醉。隨后,早陽鎮文化綜合服務站負責人為22名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漢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干部為早陽鎮3名傳承保護“非遺”工作先進個人頒發了榮譽證書。
據了解,此次“安康花鼓子”免費培訓班自11月3日在早陽鎮共進社區開班,于11月30日結束,由參加漢濱區首批“安康花鼓子”傳習骨干培訓班的張玉龍、吳成芝負責教學授課,共有32名“花鼓子”愛好者報名參加,其中年齡最大者75歲,年齡最小者31歲。“通過開展免費培訓,讓廣大愛好者進一步了解‘安康花鼓子’的淵源、特征、藝術價值等,不斷提升他們的演唱技巧和水平,讓更多的群眾了解、熱愛、傳唱‘花鼓子’,更好地去傳承、保護這一民間藝術。”漢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非遺部主任年靜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