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易濤
漢濱區衛計局干部王李,出生于1985年,現任洪山鎮天池村第一書記,他用汗水點亮了天池村群眾脫貧致富明燈,用不懈的努力被村民稱為天池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洪山鎮天池村是該鎮最大的深度貧困村,全村968戶3075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占533戶1771人,截至2018年底尚有在冊貧困戶272戶811人。王李到天池村任職后,把走訪群眾、察民情、問民需、解民憂作為開展工作的基礎。天池村支部書記汪全銀常說:“王書記他為群眾脫貧注重立足實際、善于研究、勇于拼搏,為天池村群眾致富奔小康干了很多實事、好事,貧困群眾一提起他的名字無不嘖嘖稱贊。”
真心實意抓服務
王李常說:“我是支部第一書記,為群眾服務是自己第一要務。”在他的建議下,天池村制定了周代辦、月代辦工作制度。201年,他為群眾代辦人口戶籍、金融貸款、醫療保障、教育扶持、優撫低保、討要農民工資、特殊家庭急難窘迫事件手續等服務事項120余件。2018年11月他籌措愛心資金為殘疾貧困群眾添置輪椅、殘疾車,組織完成了全村居民的免費健康檢查和責任醫師團隊簽約服務;群眾家長里短的矛盾都要請他協調解決,他是群眾公認的“天平稱”。天池村2組的跨河便民橋、大祥、開華的房屋危改,像這樣好多特殊困難都是他積極爭取幫扶資金予以協調解決,全村產業道路、水井、水窖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規劃、項目申報都是他經過親自審定。在他的幫助下全村人畜飲水已徹底得到解決、河堤建設正在全力推進,在他的帶領下天池村確定了“支部協調引路、黨員示范帶動”的干事創業思路。
幫尋銷路解民憂
2018年6月村上的富硒梅李喜獲豐收,大量梅李運不出、賣不掉,老百姓看著銀子化成水,心急如焚。王李針對這個問題,及時通過走訪后,果斷聯系幫扶單位,安排車輛人員采摘運至城區銷售,全力挽回了群眾經濟損失。不僅如此,他還長期通過微信、電商平臺開展農產品銷售,合作運營“土寨子”富硒品牌,逐步實現農副產品的豐產、豐收、增值和農戶的增收。建黨97周年之際他籌劃開展了系列活動,去年11月底他再次謀劃開展了“洪山鎮脫貧攻堅產業分紅暨扶志扶智”大會,表彰“自強標兵、產業脫貧帶頭人、致富能手、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婦”28名,為252戶貧困群眾分得資產收益資金29萬元,開展價值觀教育、新民風扶志扶智教育、激發我們好多群眾內生脫貧動力。
請回老板助就業
在王李的帶動下,天池富硒特色產業園建設迅猛發展,去年勞動節期間他駕車拉著干部出去“旅游”,引進陜茶1號育苗基地落戶,建設高標準育苗基地,建成了晚熟翠李子園區60畝,實施訂單種植管理、訂單銷售農業。富貴是天池村在浙江創業大老板,長期做服裝外貿生意,他在村上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及時多次給素不相識的老板富貴打電話做工作,請求返鄉創業,在他一切為群眾致富,為家鄉發展的精神感召下,富貴回到村子,他及時帶動村民支持富貴在集中安置點搞起了社區服裝工廠。富貴高興的說:“王書記把我動員回來搞服裝加工廠,他做事情是雷厲風行,我這個服裝加工廠現在只招150人,規模眼下是小一點,但能給老鄉們創造個穩定就業崗位,讓出不了門的群眾在家門口增收,也算是我對家鄉脫貧致富做了點貢獻吧。”
王李在村黨員干部大會上曾說過:“發展是第一要務,民生是第一任務,脫貧攻堅是最大的民生。我們干部要做好群眾與政策的橋梁紐帶,為群眾樹立發展信心、致富信念,要給群眾一股永不停歇的動力,讓群眾在脫貧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王李是這樣說的,他在平凡的崗位上也是這樣做的。在脫貧攻堅關鍵沖刺階段的今天,我們的偉業更需要更多王李這樣的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