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任仁)漢江,秦巴明珠上的一條美麗綬帶,作為安康人的“母親河”,她滋養著260萬安康兒女,作為“南水北調”的核心水源,她承擔著“一江清水送北京”的重任。近年來,老城街道辦事處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切實深化老城“河長制”管理工作,確保老城轄區漢江河道水質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和河容河貌持續提升,“河長制”管理工作始終名列漢濱區前茅,得到了廣泛好評。
建章立制強化組織領導
老城街道辦立足轄區實際,制定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以街道辦主任為總河長,轄區派出所所長為河段警長,沿江的四個社區(西關社區、西大街社區、大北街社區、東關社區)主任為社區河段河長,并根據各自河段長度分別配備了2至3名護河員,構建了街道辦、社區兩級工作體系,夯實了工作責任。
積極發動營造濃厚宣傳氛圍
利用LED顯示屏、轄區單位宣傳欄、社區公示欄、標語橫幅等形式,在轄區內廣泛開展“河長制”工作宣傳活動。共播放LED顯示屏80余塊,制作宣傳欄60余塊,懸掛標語橫幅40余副。同時,在河段顯要位置制作了河長公示牌10塊,向社會公布河段范圍、各級河長、工作職責和舉報電話,提高廣大居民群眾對“河長制”工作的知曉率,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和監督作用。
開拓創新做好日常工作
老城街道辦在“網格化精細管理”的基礎上,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運用“互聯網+”的思維,投入大量資金開發了“智慧老城”信息平臺。通過關注“智慧老城123”微信公眾號,轄區居民群眾發現影響漢江水質的行為后,可以及時將情況反映至信息平臺,信息平臺受理后,將及時派單,迅速處置影響河容河貌、破壞漢江水質的行為。通過“智慧老城”信息平臺,轄區8萬居民群眾都成為了“河長制”工作的監督員,河容河貌得到了明顯改觀。
此外,河段各級河長和護河員每天通過漢濱區研發的“河長制”工作APP,將在各自河段巡查的路線和情況及時上傳至區級“河長制”辦公室,也極大地促進了工作的開展和情況的處置。
明確重心抓好重點工作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老城街道辦定期、不定期地召開“河長制”工作會議,根據時間節點,明確各節點的工作重心,抓好該階段的重點工作。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期間,重點做好冥幣焚燒、煙花爆竹燃放的整治工作;在春夏季期間,重點做好禁止利用河道洗衣的宣傳勸導工作。通過明確工作重點,有的放矢,工作效果大幅提升。在2019年春節期間,轄區河段焚燒冥幣、燃放煙花爆竹的現象鮮有發生。
多方聯動構建工作聯動機制
老城街道辦以黨建為引領,以共駐共建工作為著力點,發動包聯單位、駐區單位開展“河長制”工作進學校、“保護母親河”志愿服務、環境保護知識宣講等活動,引導包聯單位、駐區單位利用各自資源優勢,參與“河長制”管理工作,形成了“河長制”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