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余遲
位于安康城區以東的縣河鎮,東與平利縣老縣鎮相接,西與香溪洞風景區相連,距城區僅10公里,素有漢濱區“東大門”之稱,是漢濱區的重點鎮,也是重點旅游鎮辦之一。
縣河具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為發展鄉村旅游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美麗的黃洋河穿鎮而過,流經全鎮12個村,滋潤著全鎮的大片土地,養育著淳樸的縣河人民。境內植被茂密、山青水秀、景色迷人、文化底蘊深厚。縣河的優勢在旅游、潛力在旅游、希望也在旅游。經過十余年的努力,縣河鎮被命名為省級旅游特色名鎮、省級衛生鎮、省級生態鎮、省級園林鎮、市級新民風示范鎮;縣河村被命名為省級特色旅游示范村、國家級文明村。
鎮內主要景點有:國家級農業示范點——毛壩田園,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解放安康牛蹄嶺戰斗遺址公園,道教圣地——林香寺,佛教圣地——太平寺,陜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漢濱袁氏民居,省級“雙示范”五新社區——縣河鎮紅升安置社區,還有財梁觀光茶園、龍泉蝦稻園等8個農業觀光體驗園。全鎮中高檔生態農莊10戶,特色“農家樂”30余戶。“辣子雞”已成為縣河特色美食一大品牌,年接待游客60萬人次,旅游業綜合收入達到6000余萬元。
科學制定規劃,引領旅游業發展
近年來,縣河鎮結合山水資源優勢,明確了“山上退耕建果園、河邊開發建樂園、社區建設生態園、服務創新建家園”發展路子。并規劃旅游業發展總體思路,精心打造“一心三區五園五廠六村”(即以黃洋河沿線“魅力縣河安康水鎮”開發為核心,建設紅升、縣河、財梁三個高檔生態社區,打造“毛壩田園、牛蹄嶺遺址公園、財梁觀光茶園、龍泉蝦稻觀光體驗園、蘇壩現代農業體驗園”五個生態觀光園)。建設六個特色旅游村(即縣河、牛嶺、紅升、紅霞、謝壩、財梁)。把縣河鎮打造成安康城區的后花園,國際旅游目的地。形成了鄉村旅游精品一日游黃金干線:西起安康城區、途經香溪洞風景區和牛嶺革命遺址公園、東至紅升安置社區和毛壩田園、再延伸到財梁社區、白埡村再到吉河終止安康城區,形成了50公里參觀旅游閉合環線。同時,各個園區景區和示范村都制定了修建詳規。計劃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億元的目標。
完善基礎設施,推動旅游業發展
搶抓脫貧攻堅千載難逢機遇期,縣河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加大了對景區景點的投資力度,硬化景區、景點的道路,修建步行街,新建景觀吊橋和大型文化廣場、生態停車場、星級公廁等,不斷改善了景區硬件設施,極大地方便了游客,為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按照美麗鄉村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原則和生態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鄉風美“五美”標準,縣河鎮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創建工作,以特色產業吸引游客來此旅游度假,截至目前,縣河鎮分別新建板栗園、拐棗園、茶園、金銀花園、辣椒園、蝦稻園、甘蔗園等,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通過游客的口口相傳,提高了縣河鎮特色產業的知名度。與此同時,縣河鎮不斷加大對境內農家樂的服務監管力度,為保障游客吃的舒心、玩得開心制定了一系列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模式。鎮上成立了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建成了2個旅游接待中心、組建了食品安全監管、突發事件處理等工作隊;不定期對農家樂開展“星級評定”活動,評定出四星級農家樂10個,三星級農家樂30個。對“高檔生態農莊”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對“散戶農家樂”進行整合管理,成立了“黃洋河商貿有限公司”和“毛壩田園商貿有限公司”,為散戶農家樂抱團經營、共同發展搭建平臺;加強對農家樂業主和從業人員的培訓,提升服務質量,不斷提高農家樂的檔次和品位。
打造生態景區,提升縣河旅游美譽度
按照縣河鎮旅游業的總體思路,抓好各景區規劃的實施工作。將繼續加大對“毛壩田園”的投入,使“毛壩田園”四季有花、三季有果,著力打造“婚紗攝影外景基地”。同時加快“解放安康牛蹄嶺戰斗遺址公園”建設進度,建成“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搶抓移民搬遷和鄉村振興建設機遇,將紅升、紅霞、財梁三個社區建成集“居住、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為一體的高檔生態社區。積極招商引資,開發建設“魅力縣河,安康水鎮”和財梁片區生態觀光旅游示范帶,使縣河鎮真正成為安康城區的后花園、鄉村旅游目的地。
為了做好旅游推介,提升生態游知名度,縣河鎮精心制作了旅游專題片,在各大媒體、網站進行宣傳。連年組織舉辦“黃洋河之春”、賽車、垂釣、爬山、篝火晚會等大型活動,使社會各界了解縣河景區、景點、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和農家美食等,提升縣河的知名度,吸引八方游客前往縣河觀光、旅游、休閑、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