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賈瀟 屈晶
江北街道下轄8個社區,轄區還有物業尚待完善的老舊小區,居民多、來源雜,密切接觸者的管理重點也在社區……一個個難題在江北聯防聯控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腦海中閃過,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體社區工作人員、辦黨員和積極分子、機關干部、志愿者,“兩違”管控人員勇赴一線,讓社區成為最前沿的防控力量,牢牢守住了第一道防線。
關卡守的緊,嚴把社區準入防線
“你好,駕駛室內也應佩戴口罩。”
“請您出示通行證。”
65歲的居民李紹郡是張溝橋社區義務巡邏隊的一員,自疫情爆發以來,主動報名義務站崗,佩戴著“治安巡邏”紅色袖標,站在社區防疫卡點排查外來人員,進行測量體溫、登記等工作,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群眾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格外投入。這樣的場景每時每刻都在江北辦的各個社區發生,一個個逆行英雄,接力一個個24小時,用平凡的身軀撐起社區“防疫墻”。
排查摸得細,夯實管理防線
“請問你們一家有沒有到疫情嚴重地區旅行過的,或者接觸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大年29開始,社區排查人員便開始了戰“疫”,開展“地毯式”摸排查找,對春節返鄉人員嚴格落實入戶排查制度,仔細核實信息,做到戶戶到位,不漏一人。填報防控排查表,建立“四類人員”工作臺賬,進行“日報告”制動態監督,堅決做到對重點人群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宣傳跑得快,筑牢思想防線
“請各位居民勤洗手、不出門、常通風……”熟悉的喇叭聲響起,臨江社區清水源小區的居民足不出戶便知道,社區上又在“嘮叨”了。移動宣傳車、LED屏、貼上門的宣傳單頁、宣傳海報、每天更新的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到處懸掛的橫幅……各種宣傳方式多管齊下,哪怕是帶著口罩、領著臨時通行證,出門也有一絲忐忑。當下,江北各社區宣傳方式全面開花,常規動作以外,也有別出心裁的敲鑼“打更”法,溫馨提示等,不斷強化疫情宣傳力度,引導群眾簡辦或取消紅白喜事,筑牢居民的思想防線。
服務暖人心,守住心理防線
正月十二。漢濱區江北街道辦沙石廠社區獨居老人李煥青家里又來了老熟人——沙石廠社區監委會主任楊小紅。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后,楊小紅就擔起了社區居民的“連心戶”,宣傳防疫消息、做好心理疏導,消除焦慮和恐慌,提醒做好個人防護和家庭防護,經常是天不亮就去購置蔬菜、生活用品,防疫用品。給不方便的人家送去。 “我是黨員,也是社區工作人員,關鍵時期更要當好居民的服務員!”其實,像楊小紅這樣盡心盡力的“服務員”,在江北辦各個社區還有很多,他們及時對聚集人員進行疏導,協同消殺公司對社區進行全面消殺,有效降低疫情蔓延風險,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進行嚴防死守,在抗疫一線戮力同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疫情面前,“小社區”發揮“大作用”,需要“你”“我”同心齊力,嚴守防線,織密織嚴群防群控的防護網,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