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姝含
只要不是極端天氣,在紫陽縣蒿坪鎮的河道里總能看見該鎮環衛工人文恩順的身影。他腳穿長筒膠靴,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河水里,石縫里的塑料瓶、水草間的廢紙團,都逃不過他的眼。
“老文啊,又來上班啦?”近日,路過的村民隔著河喊道。“河道里的垃圾不及時撿,下雨一沖多難看啊!”文恩順咧嘴笑著回復。說話間,他又彎腰撿起一個被水泡漲的紙盒放進垃圾袋里。
文恩順的雙腳在淤泥中踩出堅定的痕跡,雙手在垃圾堆里翻尋清理。彎腰俯身又抬起,一日可達1000次之多。雨灑下來時,他反而更加專注,風雨中他的身軀仿佛與河道融為一體,眼中只有那些被吹落的枯枝敗葉和漂浮物。那雙手雖然布滿歲月的印記,卻穩穩地撿拾每一點垃圾,每一片碎屑。他獨自在河邊忙碌,那專注的身影,像極了一棵牢牢扎根在河岸上的老樹,默默地守護著眼前流動的生機。
4年來,文恩順的膠靴磨破了五六雙,撿過的垃圾能堆滿小半間屋。看著河道一天比一天干凈,村民紛紛稱贊:“這多虧了文大爺!”
文恩順聽后總是笑著說:“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河道干凈了,大家看著都舒心,趁著我身體還好,能干一天是一天。”這份舒心,成了文恩順最珍視的回報。每天收工時,他會站在河堤上望一會兒,河水潺潺流過,映著藍天白云,岸邊的人們歡聲笑語。
文恩順的身影平凡如岸邊一草一木。夕陽西下,他挑著最后兩袋垃圾往回走。他用日復一日的彎腰、撿拾、挑運,用職責守護河道干凈;他的腳步或許不再矯健,背影或許有些佝僂,但那份對家園的熱愛與堅守,就藏在這一次次彎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