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微視頻丨信仰的力量 |
信仰是什么?百多年間,一代代中國人用各自的方式為信仰寫下定義。字里行間流淌著相同的追求、勇氣和力量。“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這是習近平對理想信念作出的注腳。在革命老區,在烈士紀念園,在......[更多詳細] |
|
習言道|習近平為何說,與他們“有緣分” |
中新網6月28日電 “我和畬族是有緣分的”“我的心系著畬族人民”……1999年,在《一切為了畬族的發展——〈畬族社區研究〉序言》中,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這樣寫道。作為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更多詳細] |
|
學習·故事丨一片茶葉為何牽動習近平的心? |
2005年8月10日,傍晚6時許,天色漸暗。一輛中巴車穿過暮色,抵達浙江省景寧縣三石村,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如約而至。習近平是看完景寧縣東坑鎮的地質災害點和泰順烏巖嶺自然保護區后趕來的。這一路盤山路多,很......[更多詳細] |
|
|
【科技向新】習言道|抓創新不問“出身” |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念茲在茲。總書記赴地方考察調研時,一次次深入科技創新最活躍的區域,走到科技工作者......[更多詳細] |
|
|
|
習言道|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 |
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2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更多詳細] |
|
|
|
|
|
|
看圖學習丨青海寧夏之行 總書記關注這條主線 |
6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青海、寧夏考察,深入西寧市和銀川市的學校、宗教場所、社區等進行調研,了解當地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等工作情況。自2014年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更多詳細] |
|
學習·故事 科技向新丨一塊鋼的新生 |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發展,2017年、2020年,他兩次走進太鋼考察調研鼓勵創新。乘勢而上、久久為功。手撕鋼、筆尖鋼、核電用鋼……一大批......[更多詳細] |
|
|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塔讀者會在杜尚別舉行 |
新華社杜尚別6月22日電 當地時間6月22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塔讀者會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成功舉辦。中塔政界、學術界、出版界等各界代表150余人出席活動。與會嘉賓認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深刻......[更多詳細] |
|
學習卡丨這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 |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10年來,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掛帥出征,對改革整體布局、重大問題、關鍵環節作出一......[更多詳細] |
|
|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統籌做好“茶文章” |
◇2021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期間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強化品牌意識,優化營銷流通環境,打牢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福建通過挖掘資源弘揚茶文化,集聚......[更多詳細] |
|
學習快評丨把各族人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青海、寧夏考察時,多次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共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盛舉凝聚起強大信心與力量。......[更多詳細] |
|
|